短兵是传统武术体系的一个竞技项目,它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击剑,在我国历史上绵延了几千年之久,一直是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粹。可以说它属于“国术”体系,是与“国术”相伴而生的传统武术竞技项目。1927年,张之江以及人士蔡元培、李烈君等人明确提出“国术”一词,经申报国民政府批准,正式成立“中央国术馆”,并在全国各省、县成立了不少的地方性国术馆,初步形成自上而下的国术馆体制。在期间,张之江与马凤图、马英图等,改革和整合旧的民间武术为“国术”,进行了一次民族传统体育的体系化建构工程,并在中央国术馆创立了以单手对抗为特点的短兵项目。它是在张之江“国术科学化”的主张之下,通过现代制度文化对传统武艺的竞技化改良。短兵也曾被称之为劈剑、击剑、剑术等,但最终被定为短兵。
短兵运动设定之初,倡导者至少有过两个方面的考虑:一是想借鉴日本的剑道但又要明显区别于剑道,希望更能体现中国武术特点,故最初定名叫“击剑”,以显示悠长深厚的文化渊源。其二,中国武术的短兵器以刀剑为两大项,此外还有鞭、锏等,故,短兵器械的设计和规则的制定考虑到了各种兵器特点的兼容与融合,这方面取得了明显成功,这也是这项运动以后不叫击剑而叫做“短兵”的原因。